正在加载网页,请稍候...
北京市昌平区昌雨春童康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分享 > 文章分享 > 特殊孩子进幼儿园的六个真相

特殊孩子进幼儿园的六个真相

文|袁巧玲

国际应用行为分析认证 BCBA-D 美国哥伦比亚特殊教育博士毕业 美国爱荷华大学 BCaBA 认证学程特聘教授

 

孩子即将去上幼儿园,这不仅是小小的他踏入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对我们父母也同样如此。

 

而对于我们特殊孩子来说,把他送去幼儿园,家长心里总会包含很多期望和目标,有好几位家长都曾忧心忡忡地跑来找我: 袁博士,医生说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有了同龄小朋友的刺激,他自然而然就会进步了!

 

但是真的吗?把特殊孩子被放到幼儿园他们就会自动学习了吗?

 

我能了解家长的心情,期待孩子能跟一般孩子在一起学习、互动,是所有家长的目标。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像医生所说的,把特殊儿送到幼儿园他就自己会变好!

 

从我多年服务孩子的经验,和确实地有深入幼儿园的观察,有些真相我必需告诉家长:

 

1

孩子是否具备 观察性学习 的能力

 

研究显示,当孩子没有 观察性学习 的能力,就算他和一般同龄人在一起,也无法有效率地学习。

 

观察性学习不是模仿能力,它是孩子在观察老师与其它同龄人互动后,不是在当下模仿,而是在之后记得,并且能展现出他学到的内容,其中包括学业及社交技巧的学习。

2

先问问自己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先备条件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也许家长应该例如:孩子会观察或注意别人吗?他专注在别人身上的时间能多长?他有模仿能力吗?这些模仿能力一次能持续多久?如果孩子都缺乏这些能力和该有的持续度,那么他在幼稚园的环境中,学习上一定会有困难。

 

3

刺激给的多,不等于孩子就学得多

 

孩子能吸收多少是取决于他本身的条件和老师的教法。也就是说,孩子若是缺乏专注力、理解力、模仿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等,那么就算老师上的课再怎么丰富,变化再多,孩子也很难进入学习状况。这时候,如果老师也无法为孩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或引导方式,学习效率绝对会大打折扣。

 

  特殊儿的学习方式跟一般孩子不同,他们的学习需要被划分为能容易达成的步骤,同时还需要透过策略性的引导与协助才能学习。幼稚园的步调太快,很多孩子跟不上,班上的老师人力不足,又加上大多数的老师是幼保科背景,缺乏在特教上的训练,因此,很难为孩子做个别化的教学。

 

4

当幼儿园的老师说: 小朋友很好啊!

 

当幼儿园老师这样说的时候,通常我都会担心这是什么意思。

 

从我们陪读和入班观察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时候当孩子本身是个不太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时,老师都会觉得他 没问题 ,但是没问题有时候也就代表孩子被搁置一旁,反正他不会吵闹,老师可能就任由他做他想做的事,不参与也没关系,此时,小朋友就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5

跟一般孩子上课就不会被贴标签了吗?不!

 

别认为孩子只要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课就不会被贴上标签。

 

当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对同侪没反应或经常做出不适当行为时,其他孩子会自动帮他贴上标签: 他好怪!我不要跟他玩! 同侪贴的标签会比我们大人给他的更难移除。

 

6

心急的家长只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

 

有些孩子会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能力落差大,因而缺乏自信,造成他更退缩的状况,家长的心急也许反而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

 

我们是否该问问自己,到底孩子准备好了没?我们身为家长的有没有先帮他建立好学习的条件?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课程或疗育时,也需要多做考量,哪些是优先需要考量的?哪些是有迫切性的?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轻重是多少?当我们选择了符合孩子需求的课程时,孩子才有可能做好预备。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6-15 13:05:26  【打印此页】  【关闭
北京市昌平区昌雨春童康复中心北京市昌平区昌雨春童康复中心北京市昌平区昌雨春童康复中心
Powered by  CHANYUCHUNTONG  3.00 ©2008-2019 
ICP备案号:京ICP备16005094